MBA案例: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成与败

文章来源:MPAcc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15 浏览次数:663

来源于:MBA环球网

1、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下去

  互联网的创业成功率很低,往往一个业务竞争者众多,剩者为王的法则至今生效。如果谁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业务空间,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去追逐完善,但是,大多数的创业者会在半途停止下来,有些是缺钱少粮而不得不中止,有些是看不到希望而忍痛下马,还有的纯粹是领导人或者公司战略的变化而意外中断。

  中国移动曾经信誓旦旦的发展自己独立的手机操作系统,并命名为OPHONE,系统发展之初仍有机会,那时候的安卓系统并未一统天下,各种各样的系统并行。当然,与OPHONE同期建设的很多操作系统都失败了,但也有云OS等生存了下来。我们可以预言,以中国移动的资金和实力,特别需庞大的用户群体,即使OPHONE无法顶住安卓的进攻,也会偏安一隅,如果再跟随形势发展不断的磨合完善,现在会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性能和亮点的操作系统,正好可以与国家战略契合,难说不咸鱼翻身。可惜,OPHONE出了2.0以后因为公司战略调整而遗弃。

  2、打打谈谈,错失发展良机

  互联网业务往往会冲击很多既有的利益格局,产业链的合作非常重要,但要是对传统产业构成的冲击太大,势必遭遇顽强抵抗,互联网金融便是典型案例。

  中国移动在移动支付产业上的起步很早,使用那个二维码绝对比微信要早的多,即便与支付宝钱包相比也丝毫不在起步上落后。但是,互联网金融遭遇到了传统金融行业的阻击,仅仅是标准之争就让中国移动焦头烂额,等终于抵挡不住而选择向银行靠拢之时,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天下。特别是移动支付,如今三家运营商所占的份额都微乎其微,只能为残羹冷炙而激动。反观余额宝的成功,典型的飞夺泸定桥,眨眼之间就站稳脚跟,运营商的有气没胆跃然于眼前。

  3、一动不动,跟随速度太慢

  中国移动被比喻为大象,体量巨大,行动迟缓,特别是在互联网创新领域。大象站得高看得远,可迈向目标的速度难以恭维,为此总是浪费大把的机会,比如地图导航等等。

  中国移动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数以十万计的通信基站,还有十亿级别的多数带有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用户,这些都成为了在地图领域有所作为的得天独厚的秉赋。可惜,面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等在核心资源上的并购与业务创新,中国移动好像是视而不见,总之是无动于衷,互联网公司的相互打架让中国移动的相关产品被挤兑出了用户的视野,非常可惜。

  4、急功近利,夹生然后被弃

  当然,并非每个互联网创新都是慢腾腾的,中国移动后来也曾经有过闪电跟随的案例,比如飞聊。

  中国移动非常重视具有信息传递性质的社交应用,在飞信上用心最多,至今还在坚持,当腾讯着力移动互联网推出微信之时,中国移动在不长的时间之后就迅速推出了飞聊。但是,这次中国移动却一反常态的要坚持所谓的互联网成长思维,不给飞聊压任务,更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在最短时间内让飞聊成长起来,最终在不久之后宣布下线。反观腾讯,几乎是动用了QQ所有资源,还充分挖掘QQ通信录的资源,不惜向用户强推,让微信在一年之内就成为了不二的平台,中国移动又一次与对手背道而驰,只是这次却走错了路。

  5、收费依赖,宁舍命不舍财

  中国移动坚持的是运营商思维,这无可厚非。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拥有产业链的中心位置,只要把用户牢牢的留住,每一笔业务都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而所谓的免费也只是在体验的初期为了形成用户的习惯而采取的营销策略。

  运营商们至今都没有很好的找到后向付费的商业模式,所以,对于一些成熟的业务收取用户的使用费被看作是天经地义。比如,号簿管家是中国移动推出的方便用户上传及下载通信录的好工具,对于经常换手机的用户非常实用,曾经深受用户喜爱,但每月要收费2-3月的使用费。后来,互联网公司看中了用户手机上的通信录资源,希望将这些资源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以便为自己的产品所用,所以就推出跨运营商平台的免费通信录产品,可中国移动仍然被各种收入指标捆住手脚,没有及时跟进,最终,舍命之后也没有了财。

  6、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

  互联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任何的领先都会在几年之后成为落后,如果不能快速迭代甚至自我革命,原来的优势往往会成为未来的劣势。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最初是互联网公司崛起的基石,视频、阅读等等都在当时不落下风,特别是音乐,曾经垄断江湖不可一世。 不过,当时代向前发展之后,中国移动的就会显露出不能与时俱进的缺陷,无论是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还是在营销活动在组织上,国企的高度组织纪律性和畏首畏尾的管理惯性就会呈现无疑。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往往后来居上,运营商只能吃哑巴亏,不信,你看看中国移动这么多互联网业务的名称,有多少是从善如流的新潮互联网文化。

  7、畏首畏尾,浪费上好资源

  运营商的资源显然是丰富的,依托网络、终端和云服务,中国移动可以做好很多互联网行业的支撑型业务,也就是你来淘金、我来卖水。不过,中国移动显然在提供给互联网公司支持的时候存在各种各样的顾及,或者是顾及政策许可,或者是顾及自身收入,总之,在网络方面的流量费用及云服务等方面都浪费大好资源,最终被互联网公司的后来业务完爆。

  8、平台隔离,自有运营不分

  互联网业务是全平台的,也就是要为所有的互联网使用者服务,这里面不应该分号段分品牌分运营商,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如此。运营商却对自家开发运营的互联网业务与自家的业务傻傻分不清楚,以为自己开发运营的就应该只有自己号码的用户寸才能用。

  可是,电信运营商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推出的各种业务往往都局限于自家的用户群体,人为的设置了篱笆墙,甚至老死不能往来。如此,等于是给了互联网公司集中兵力用全平台打击分平台的机会,这样的业务不被老百姓抛弃那才是意外。比如,中国移动曾经力推的号簿管家、飞信等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邮箱也不例外,等到不得不打通跨运营商使用的时候,基本都已经悔之晚矣。

  9、缺乏头脑,政治觉悟不够

  中国移动早早就认识到了传统语音业务日薄西山的未来,很早就提出了从通信专家向信息专家转变的口号,当时主要布局媒体、金融等领域,为此还投资了凤凰传媒和浦发银行,这种眼光与策略都是非常正确的。

  不过,面对这种转型,中国移动这样的大象难度非常大,原因之一就是其公司上上下下的领导人都来自通信专业,都有超过十年、数十年的传统通信领域运营经验,这种路径依赖不是个别人的倡导就能改变。可以这样讲,越是通信行业的老人,就越看不懂现在的通信业的发展,更难以把握住市场和政策的变动,最终犯下了种种错误而失去了发展方向。

  10、行业内讧,麻将思维作祟

  中国移动的互联网业务创新基本都折戟,而另外几家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开发命运也没好到哪里去,甚至,因为自身行业内的内讧而让整个行业被击溃。如打麻将一样,运营商们自己做不到的也不希望对手能做到,还往往以开发出来的新业务作为与同行竞争新老通信用户的武器,最终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如,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三家运营商中的中国移动坚持以我为主,而另外两家实力落后的就早早投靠银行,最终导致行业标准旁落。如果当初三家运营商能够有大局观,坚持对外统一口径和策略,现在的移动支付江湖则必定有运营商们的一席之地。如今,中国移动又在力推VOLTE,但另外两家看起来也准备挖墙角,这样下去,整个运营商行业将再一次被江湖遗忘。